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检测方法和诊断标准缺乏统一,其患病率差异较大。文章就神经症状评分、神经缺陷评分、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多伦多临床评分等评分以及无创的定量感觉检查系统在中医药诊治DPN应用中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了解各诊断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后期可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个性化的评估手段,或合理的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在明确糖尿病病史的基础上,提高DPN的诊断率,以期早期发现,并应用中药、针灸、刮痧等早期干预,提高治疗效果,体现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肝豆灵结合基础支持治疗肝豆状核变性骨代谢障碍的效果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共有44例肝豆状核变性骨代谢障碍病患入选,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划分成两组,18例为肝豆灵组,26例为对照组,两组都提供基础支持,肝豆灵组加用肝豆灵组方。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Ca、1,25-(OH)_2D_3、BGP、BAP、IL-4、IL-10、TNF-α、IGF-1指标变化。采用24 h尿铜值、UWD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评定总体疗效。结果入组的WD患者血Ca、1,25-(OH)_2D_3、IL-10、IGF-1、IL-4、BGP、BAP、TNF-α较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豆灵组经过治疗之后TNF-α、BGP、IGF-1、BAP、1,25-(OH)_2D_3、血Ca、IL-4各项指标和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豆灵组疗后24 h尿铜值、中医证候积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豆灵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率为11.11%,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23.07%,前者概率显著低于后者。结论肝豆灵联合基础治疗可一定程度改善血Ca、1,25-(OH)_2D_3、IGF-1、IL-4、BGP、BAP、TNF-α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参与骨代谢的细胞因子,促进铜排出,减轻骨代谢紊乱,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郁金-丁香药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于2022年1月8日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平台(TCMSP)获取郁金和丁香的有效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并进行筛选和预测;肝纤维化相关靶点的数据通过NCBI基因数据、OMIM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取;运用软件Venny 2.1绘制药物-疾病靶点韦恩图,得到药物抗肝纤维化的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并分析其拓扑结构;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利用David和Metascape数据库对关键靶点分别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利用PubChem和RCSBPDB数据库对关键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筛选得到郁金-丁香药活性成分44个,对应作用靶点200个,肝纤维化候选靶点3 951个,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155个。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和PPI网络分析显示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β-谷甾醇等是药对治疗肝纤维化的关键成分,蛋白激酶B1(AKT1)、白细胞介素(IL)-6、IL-1...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孟鲁司特钠和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痰热郁结型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3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痰热郁结型腺样体肥大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患儿口服孟鲁司特钠颗粒,4 mg/次,1次/d,以及喷鼻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每侧鼻孔50μg/次,2次/d。治疗组患儿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口服疏风解毒胶囊,0.52 g/次,3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主症和次症单项积分,腺样体厚度/鼻咽腔宽度比值(A/N)积分,OSA-18积分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主症和次症单项积分,及A/N值和OSA-18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各项积分下调水平更加显著(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23% vs 20.83%,P<0.05)。结论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孟鲁司特钠和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痰热郁结型腺样体肥大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症状,缩小腺样体指数,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预后近期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介绍杨骏教授针灸治疗慢性耳鸣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临证学习,查阅古籍及文献,记录杨教授运用调神通窍法治疗慢性耳鸣的临证经验,对其学术观点、选穴思路、特色疗法加以总结归纳,并举验案一则以佐证。[结果] 杨教授认为慢性耳鸣与情志内伤关系密切,情志不调、气血不畅、经脉不通导致耳窍失养从而发为耳鸣,治疗上以“通督调神、活血开窍”为治则,调神与通窍并举,妙用冰片灸,增强宣通耳窍之力。所举验案中患者诊断为气滞血瘀型慢性耳鸣,治疗上以调畅情志、理气活血、通络开窍为总则,使瘀血得化、耳窍得养,耳鸣声息。[结论] 杨教授针灸治疗慢性耳鸣,注重形神一体同治、调神通窍方法并举,善于通督调神、启闭开窍,针药并用,妙用冰片灸,疗效显著,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医治疗黄褐斑立足整体、着眼于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张教授在黄褐斑的治疗上主张辨病和辨证结合,病机围绕肝脾肾三脏,通过面部围刺结合体针调理肝脾肾,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全身气血以祛瘀生新。笔者从选穴思路、治疗思路、典型医案3个方面介绍张庆萍教面部围刺法结合体针治疗黄褐斑的经验,可供临证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数据挖掘的古今医方辨治消化系统肿瘤用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卓操  唐德才  尹刚  高兵  冯烨 《中草药》2019,50(22):5632-5638
探讨治疗消化系统肿瘤处方的组方用药规律,将《肿瘤良方大全》中全部消化系统肿瘤处方录入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频次、药对、中药类别统计,采用IBM SPSS Modeler 14.1进行关联分析,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予以聚类及因子分析。研究消化系统肿瘤处方501首,涉及中药651种。单味药以茯苓、陈皮、木香、当归的使用频次最高,对药以茯苓-白术、三棱-莪术、陈皮-木香的使用频次最高;中药类别以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的使用频次最高;关联网络图发现三棱→莪术、白术→茯苓药对关联度最高;聚类分析发现12个中药组合;因子分析共提取出6个公因子,载荷最高的依次为白术、三棱、大黄。《肿瘤良方大全》所载消化系统肿瘤处方以消癥散结为核心大法,从理气、化湿,行气降逆以散浊;活血、益气,寓补于消以化瘀;清解、清热,攻毒活血以消积3个角度,通常达变,灵活用药。  相似文献   
8.
戴宁教授认为不育症是一种受多因素调控的综合性疾病,与饮食、环境、情志、女方状况等密切相关.根据临证经验,主张将其分为肾虚型、肝郁型、脾虚型、湿热瘀结型论治,分别确立效法效方,并注重调节情志、饮食,中西方法合用,男女同治,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诊治男性不育症的理论框架,临床意义尤大.后附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可能的自噬关键风险基因,同时预测治疗CKD的潜在中药药物,探讨致病的潜在靶点及治疗药物。方法 从基因表达总表(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获取CKD患者肾组织测序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提取正常对照组与CKD患者组的自噬相关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autophagy-related genes,DEARGs),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支持向量机模型(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确定关键基因。最后,通过Connectivity Map平台对关键基因筛选可能的治疗CKD的中药。结果 共获得67个自噬相关差异基因,GO、KEGG富集分析表明DEARGs主要与巨自噬、自噬体、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等相关。并从2个(ATF6、GNAI3)关键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气阴两虚夹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临床特征及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治疗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33例气阴两虚夹瘀证DPN患者资料,通过基本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运用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录入诊疗信息,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治疗的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核心药物、药对等。结果:本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同行半胱氨酸与气阴两虚夹瘀证DPN的发病密切相关。得到腰围-臀围-体重指数、年龄-病程、低密度脂蛋白-同行半胱氨酸等6组指标对早期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共搜集处方33首,含药107味。有黄芪、生地、葛根、川芎、茯苓频次超过40%;寒性药40味,甘味药60味,入肝经52味。复杂网络图显示黄芪、生地、葛根、白术、牡丹皮、茯苓、川芎、陈皮、山药为核心药物。中药药对关联规则显示麦冬-->党参、黄芪,白术-->熟地等为常用药对。结论:初步掌握气阴两虚夹瘀证DPN患者临床特征及总结应用中药治疗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